選枕頭前先認識枕頭,100+枕頭的種類!@@
千萬別忽略了枕頭的重要性!!
你是不是常常有肩頸很緊、很酸、放不開的問題呢?睡眠品質好壞許多人往往只在乎床墊的問題,卻時常忽略了枕頭的重要性。其實枕頭對於睡眠好壞的影響一點也不亞於床墊喔~
我們人一生當中,有1/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;研究指出,台灣有高達40~50%的民眾都有睡眠障礙,筆者就是其受害者之一。而根據復健科醫生的長期觀察,枕頭就佔總體睡眠品質的50%,這數據一點也不誇張!因為枕頭所主要功能在於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曲線,確保人在睡覺時頸部生理弧度不變形,支撐的是我們的脖子,脖子可是頭與身體相接的重要部位,食道、血管、神經束、氣管都從這裡通過,如果沒有照顧好脖子,對人體與大腦的危害甚大,不但會造成頭昏腦脹,眼皮浮腫,進而影響到睡眠品質,長期下來,還有可能患上頸椎或失眠、精神等相關疾病;且在這個被手機綁架的時代,低頭划手機變成大家的習慣,這給脖子帶來更多的壓力與傷害。選擇一顆契合的枕頭,才是脫離失眠,迎來健康人生的關鍵之一。

枕頭的種類(一):10種材質
台灣市售的枕頭材質,分別有纖維、泡綿、天絲、棉花、羽絨、羊毛、記憶、乳膠、石墨烯、獨立筒10種;一張圖幫您比較這10種材質的優劣。

枕頭的種類(二):3+5種形狀
為了契合不同人的身體結構而有了形狀上的差異。這裡我們用一張圖來比較一下常見的3種枕型,分別為麵包形、波浪形、蝶形;其他還有星形、月形、馬鞍形、顆粒形、窩形等5種較少見的枕型。

枕頭的種類(三):100+尺寸
枕頭尺寸就真的百百款了,同樣是為了契合不同人的身體結構而有尺寸上的變化,亞洲成人大部分尺寸都落在長度30~50 x 寬度50~80 x 高度5~15(cm)之間。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枕頭的高度比起長寬更來得重要很多,高度可以說是直接影響睡眠品質了。古人常說「高枕無憂」,但醫生認為正確說法是「高枕有憂」,枕頭太高或太低,對身體健康都不好,症狀輕者,睡醒會頭昏腦脹;嚴重的話,會誘發頸椎或腦血管疾病。一般來說,枕頭的適當高度因人而易,醫學研究指出6~9公分(約一個虎口朝上的拳頭高)的高度最適合。簡單的自我測試方法,是平躺時,下巴最低處若往上,就表示枕頭太低,相反地,下巴往下壓,即枕頭太高,下巴應該保持水平;側睡時,檢視自己在側睡的時候,額頭、鼻子、下巴、頸椎是否呈一直線,如此才是舒服且正確的枕頭高度喔~


另外床墊的軟硬度也會影響枕頭的高度喔!挑選床墊時,建議連同一顆好睡的枕頭也一起帶回家,才不會發生新床墊跟舊枕頭不合的問題;床墊與枕頭一起試躺才會更加準確喲!
枕頭的生產是基於材質與形狀與尺寸三者之間的的排列組合,產生上百款的種類。雖說枕頭的種類就這麼多了,但部分枕頭形狀是有限定材質或尺寸的。例如星形枕或蝶形枕因造型特殊較不易生產,你可能只看得到固定幾種材質或尺寸;而麵包枕則因形狀最為簡單普遍,較容易以各種材質和尺寸生產,且通用性最高,選擇性也較多。建議您挑選枕頭可以先從最普遍的麵包枕會比較好入手呦~
飯店為何都放4個枕頭呢?一個小心機90%的人都不知道
注意到了嗎?你是不是常常跟家人或伴侶出去踏青旅遊時,一住進飯店就有這樣的疑惑!明明是雙人床,為何會擺4個枕頭呢?其實這麼多枕頭是飯店為客人健康著想所做的貼心服務,利用枕頭組合變換,找到最適合自己支撐頭部的放鬆姿勢,讓房客能一夜好眠。另有些人在床上看電視或滑手機,枕頭也能用來靠背、靠頭等,所以房間放4個枕頭用處很多,並不是憑空準備。那麼倒底該如用正確使用房內的枕頭呢?

平躺(仰睡)時:先用一個枕頭從整個頭部一直墊到脖子,不能墊到肩膀,否則易使頸椎受壓迫,也不能只有一半後腦睡在枕頭上,會使頸椎懸空;另一個小枕頭則墊在兩膝下方,使膝關節能夠處於輕度屈曲放鬆狀態。

側睡時:肩部的寬度會導致頭頸部懸空,枕頭高度要加高一倍,可將2個枕頭疊在一起使用,靠近床的腳伸直,另一腳彎曲睡,兩膝間再夾個小枕頭,可幫助腰部放鬆,這樣睡起來會感覺非常舒服。


